那条消失的溪流

 浏览:2953 次

我家门前曾有条会唱歌的小溪。春日的阳光穿过老槐树的枝桠,在鹅卵石上投下碎金般的光斑。水芹菜顺着水流舒展嫩叶,石缝里时不时探出几尾青灰色的小鱼,惊得岸边蓝蜻蜓忽地散开。我和邻家阿姐常蹲在青石板边,看水蜘蛛在浮萍间画出一圈圈细密的涟漪。

去年冬天再回去时,我差点没认出这条溪。上游新开的采石场让溪水变得像掺了泥浆的豆浆,岸边堆满发黑的塑料瓶和泡沫箱。原先长满狗尾巴草的河滩被推土机铲平,歪歪扭扭的轮胎印里积着泛油花的脏水。最让我难受的是那股刺鼻的气味——像是锈铁混着腐烂的菜叶,熏得人眼睛发酸。

看着挖掘机在对面山坡啃噬最后几棵松树,我突然想起自然课上学过的"食物链"。人类总觉得自己站在链条顶端,可当溪流里的鱼虾绝迹,田埂上的青蛙不再鼓噪,我们真的还能安稳地坐在这个位置上吗?镇上新建的玩具厂昼夜不停地吐出黑烟,换来成箱的塑料玩偶漂洋过海,但被染成褐色的云朵,终究会化作酸雨落回我们头顶。

老师教过"留得青山在"的古训,现在想来真是大智慧。上周和同学们去湿地公园做义工,看见工人师傅在污水口铺芦苇丛,他们说这是天然的净水器。我蹲下身摸了摸重新变得清凉的溪水,忽然明白环保不是多么高深的事——就像阿婆总把洗菜水留着浇花,就像我们捡起别人乱丢的矿泉水瓶。当每个人的小坚持汇聚成河,或许就能找回记忆里那条清亮亮的小溪。

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