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找丢失的星星

 浏览:3732 次

十六岁那年的夏天特别闷热,我总觉得自己像被装进玻璃罐的蝉,看得见天空却找不到方向。书包里塞着写满红叉的数学卷,耳机里循环着听不明白的英文单词,直到那天傍晚,我在学校后门遇见那个卖星星的人。

他蹲在褪色的蓝漆墙根下,面前摆着个竹编簸箕,里面堆满碎玻璃似的晶片。"拿你的烦恼来换星星吧。"他说话时眼角的皱纹像会游动的鱼。我鬼使神差掏出书包里揉皱的作文本,纸页上横七竖八躺着被老师批注"不切实际"的童话故事。老人将本子塞进陶罐的瞬间,我听见童年收藏的蝴蝶标本在扑棱翅膀。

第二天清晨,我发现自己能解出最难的几何题,却再也没法给窗台上的绿萝起名字。黑板上的公式越写越长,镜中的笑容却越来越短。某次月考后,我在教师办公室听见班主任说:"这孩子最近踏实多了",玻璃窗映出我西装笔挺的倒影,像棵被修剪整齐的冬青。

直到深秋的某个雨夜,我在储物间翻出那个陶罐。碎片里封存着写过《会说话的月亮》的作文本,纸张上凝结着露珠般的玻璃星。当指尖触到冰凉碎片的刹那,忽然想起春天该去江堤放风筝,想起后山有棵会结酸甜果子的野树,想起其实不必把橡皮擦得那么方正。

教导主任说我又开始写"不务正业"的随笔,但这次我在周记本上画了朵胖乎乎的云。或许成长不该是场交易,而是要把星星种进现实的土壤。现在我的课桌抽屉里总躺着几颗玻璃星,每当公式在眼前跳舞时,就摸一摸那些带着棱角的光。

本文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