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文详情页
金钱迷宫里的微光
名著 读后感
3543

合上《欧也妮·葛朗台》泛黄的扉页,老宅阁楼木窗漏下的阳光正巧落在书脊烫金文字上。这本从旧书摊淘来的名著,让我在课业间隙窥见了两个世纪前的法兰西小镇,那里上演的金钱悲喜剧,至今仍在叩击着读者的心门。

巴尔扎克用手术刀般的笔触,剖开了索漠城葛朗台家族的宅邸。堆满金路易的橡木桶散发着腐朽气息,老葛朗台擦拭金币时的痴迷眼神,像极了我们小区那个终日盘算存折利息的退休会计。当读到他用发霉的面包屑款待侄子时,我不禁想起邻居张阿姨总把剩菜打包成"爱心便当"的做派——吝啬与伪善的基因,竟能穿越时空完美复刻。

欧也妮的阁楼却像童话里的秘密花园。月光斜斜漫过她收藏的蝴蝶标本,在圣经书页间停驻。这个把私房钱藏在陶罐里的姑娘,让我想起班上总默默资助山区同学的课代表。当她将金币倾囊相助落魄堂兄时,窗台上那盆三色堇开得正艳。可现实的寒流终究冻伤了花蕾,堂兄的背叛比父亲克扣伙食更令人心寒。

书中反复出现的守财奴临终场景,让我联想到去年病房里攥着存折不肯闭眼的外公。当护士长说"该注射镇痛剂了",他浑浊的眼睛突然清明:"别浪费钱,忍忍就过去了。"金银堆砌的堡垒,终究抵不过死神叩门。反倒是欧也妮散去的钱财,像蒲公英的种子,在贫民窟的砖缝里开出细小的花。

暮色渐浓,书页间的批注在光影里浮动。我忽然懂得巴尔扎克为何要描写葛朗台夫人刺绣时的银顶针——在物欲横流的漩涡里,那些坚持用真心丈量世界的人,本身就是刺破黑暗的银针。这或许就是文学的力量,它让百年前的烛光,依然能照亮当代少年心中的迷雾。

思路解析(思维脑图)
相关作文